新闻中心

新三板分层标准太严格?留下还是转板?创新层占比仅5%,3家挂牌企业被强制退市!
添加时间:2015-11-26    阅读次数:874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24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酝酿近一年的新三板分层标准终于出炉,全国股转系统对外正式发布《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起步阶段将挂牌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拟设置三套并行标准,筛选出市场关注的不同类型公司进入创新层,分层方案将进行为期两周的征求意见。

新三板发展路径更清晰

  新三板分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层面的影响来自于股转系统自身。分层的推出,将进一步促使新三板内各行业、各板块自发形成相对稳定的估值定价体系,这可能是沪深两大交易市场长期未能达到的目标。

  第二个层面的影响则是促进三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分层制度的推出是全国股转系统在交易制度的构建中继做市制度后又一重磅的制度变革。新三板高效的融资优势叠加不断完善的交易制度对沪深交易所带来挑战。进入2016年,沪深交易所在上市和融资方面变革与新三板在交易制度方面的探索将同时发生。

       本次新三板的分层标准综合考虑了财务指标以及流动性指标,并且三条标准各有侧重,整体而言具有较高的包容度。

  其中标准一的要求最为严格,它综合考虑了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股权分散度,不仅对挂牌企业净利润的要求明显高于创业板IPO财务条件,而且对股东人数也明确做了超过200人的规定。

  标准二则侧重于从营业收入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成长能力,为那些成长能力较强但短期流动性欠佳的企业做了考虑,这也符合全国股转系统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定位。

  标准三则侧重于从企业的流动性进行考察,此条标准完全淡化了对财务指标的判断,仅从市值、股东权益以及做市商数量三个方面做了规定。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符合标准一的创新层挂牌企业具备较高的资质,考虑到转板和IPO的可能,有望成为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一批股票。

  根据最终筛选结果,总共有263家挂牌企业符合进入创新层标准。

  其中同时符合三条标准的企业只有三家,分别为卡联科技、凯路仕以及麟龙股份;

  另外,还有伯朗特、点点客、古城香业等34家企业同时符合两条标准。

  如果进一步考虑股转系统规定的“达到上述任一标准的基础上,须满足最近3个月内实际成交天数占可成交天数的比例不低于50%,或者挂牌以来(包括挂牌同时)完成过融资的要求的标准”,最终进入创新层的有233家挂牌企业,占当前新三板总数的5%。

  全国股转系统公司新闻发言人隋强表示,已挂牌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截止日(2016年4月29日)后,全国股转系统根据分层标准,自动筛选出符合创新层标准的挂牌公司,于2016年5月正式实施。有市场人士预计,明年进入创新层的挂牌企业数量有望在600家左右。 

三套并行标准

  从三套标准来看,标准一是“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即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最近3个月日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标准二是“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即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最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股本不少于2000万元;标准三是“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即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本次分层标准最大特点就是对挂牌企业的流动性和融资提出了明确要求。进入创新层的股票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投资者认可度成为企业进入创新层的重要指标。这将促使企业优化股权结构,积极采取做市交易,有助于改善当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状况。”安信证券新三板分析师诸海滨说。

层级之间可调整

  此次方案虽然在起步阶段新三板将挂牌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但为保证市场分层的动态管理,每年4月30日挂牌公司年报披露后,全国股转系统将进行层级调整工作。通过设置维持标准将不符合创新层要求的挂牌公司调整到基础层。

 “维持标准的部分指标与准入条件保持一致,但在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和市值等指标上,则低于准入要求。基础层挂牌公司满足创新层准入条件的,可调整进入创新层。”隋强说。

  以标准一为例,其准入条件是“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以及“最近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但其维持标准对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分别降低至1200万元和6%。

  据悉,每年4月30日之后层级调整时,全国股转系统会根据维持标准,从创新层挂牌公司中自动筛选出不符合维持标准的挂牌公司,如果第1年不符合的,公司应当及时发布风险揭示公告,第2年仍不符合的,则将被调整到基础层;同时,全国股转系统根据分层标准,从基础层挂牌公司中自动筛选出符合创新层标准的挂牌公司,并确定创新层最终名单。

  “对于转层,首先,向上和向下的自愿通道应完全打开;其次,强制降层需要严格执行;第三,降层能成为退市的过渡阶段,能给公司缓冲的机会和投资者更多的保护空间。”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李筱璇表示,内部层次之间的转换,还可作为未来不同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有益探索。

  隋强表示,全国股转系统将依法建立常态化、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包括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下,支持企业主动提出终止挂牌申请;进一步明确强制退出标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股份回购、相关责任人问责和赔偿机制;企业在退出后,符合条件的,也支持其重新挂牌。据了解,目前已有3家挂牌企业被强制退市。

权利与义务对等

  据悉,新三板将通过分层,对不同层级挂牌公司实施差异化的服务和监管,即创新层公司优先进行制度创新的试点,基础层公司继续适用现有的制度安排。“挂牌公司分层的本质是挂牌公司风险的分层管理,其实现方式是制度的差异化安排,其中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权利与义务相对等。”诸海滨说。

  从该方案来看,在市场服务方面,创新层市场将优先进行融资制度、交易制度的创新试点,包括对创新层挂牌公司建立一次审批、分期实施的储架发行制度和挂牌公司股东大会一次审议、董事会分期实施的授权发行机制,加强融资定价指导、限售管理和募集资金使用的管理;探索并购贷款和并购基金的可行性。

  在对创新层的市场监管方面,该方案从三方面提出要求:一是从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强度上适度提高了要求,要求该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并提高定期报告、临时报告披露及时性的要求,鼓励披露季度报告,加强对公司承诺事项的管理;二是要求创新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建立相关制度,要求设置专职董秘,强化对公司董监高敏感期股票买卖、短线交易的管理;三是对创新层公司实施严格的违规记分制度和公开披露制度,并与责任人员强制培训制度相衔接,研究引入自愿限售制度。

  另外,该方案明确,对于基础层公司而言,在市场服务方面,目前主要以现行市场制度为基础运行;在市场监管方面,在执行现有监管规则的同时,适度降低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披露要求。

留下还是转板?

  《意见》首次明确了新三板要坚持独立的市场地位,公司挂牌不是转板上市的过渡安排。这意味着新三板的定位是独立于上证所和深交所的、具有自身制度特色的第三大交易所。不过,《意见》同时提出,研究推出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的试点。

  不少能够进入“高层”的企业仍然把转板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天阶生物董秘王虹冰表示,“能分在创新层对公司的融资、投资人关系管理和自身规范化运作都是好事,也意味着离转板目标更近一些,我们期待最终实现转板的目标,能让股价有更加客观的反映。”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产品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宋国良认为,“企业登陆新三板的诉求各有不同,一些具有IPO潜质的企业把上新三板作为权宜之计,但如果它们体会到了三板带来的好处,将来未必会选择转板。”

  宋国良认为,新三板具有灵活的融资制度和市场化基因,能包容不同业态的企业成长,新三板未来可能类似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一样成为新兴企业聚集的资本市场。